首页

血柠檬

时间:2025-05-29 02:12:21 作者:香港调解专家:国际调解院落户推动“以和为贵”走向世界 浏览量:13356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借助科技手段,经过数月努力,4月9日,红山文化早期的龙形蚌饰终于被成功复原。这个龙形蚌饰是去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发现的。

  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蚌饰成功复原

  通过与故宫博物院、北京理工大学团队的合作,对套箱进行CT扫描与图像分割,获得龙形蚌饰的细节三维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进行了无数次3D模拟拼接,终于复原了去年出土的龙形蚌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实验室考古课题组负责人 刘勇:因为蚌饰本身很脆弱,直接手拼的话首先避免不了文物之间要磕碰,而且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全部组合上,如果是实物去做的话,这很难做到全方位地再去看。而我们通过3D的模拟拼接,避免文物损失而且又可以完整地把文物去复原去保护好。它是可以全方位地再去看拼接后整体的一个展示效果。

  别看龙形蚌饰个头不大,主体长度只有20厘米左右,但是光是龙的下颌和腿部的几块零件,就困扰了刘勇足足两个多月。

  刘勇:埋藏过程之中,蚌壳之间的有机质就腐烂掉,中间就呈层状剥落。最难的就是对它脱落的这些部分,比如说它的腿和它的下颌部分,怎么给它完整复原到它本身的原位。刚开始不知道有腿,红山文化早期这种龙形象又非常少,没有完全一样的东西供我们参考。两三个月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包括每天继续查各种资料,查文献。

  最终的突破,就在3D模拟拼接完成后进行手动拼接时,偶然发现的一条划痕上。

  刘勇:我们在3D模拟的时候,是拼到了它这个茬口的位置,后来我们手动拼了之后,就发现它身上有一道从上往下的划痕,刚好就和它能对上。当时一下子豁然开朗,所以这样就是两个证据,同时确定了它的前腿的位置。而且我们翻过来一看,和整个蚌饰的纹理的走向都能对上,所以后来我们就确认,这是一个有足的、有腿的龙。

  龙形蚌饰丰富红山文化龙形象

  这一龙形蚌饰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专家认为,龙形蚌饰丰富了红山文化中的龙形象。

  彩陶坡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胡春柏告诉记者,龙形蚌饰去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彩陶坡遗址的F18号房址内。这一房间规模不大,长3.5米,宽度1.8到2.6米左右,整个房间面积大约只有9.1平方米,而龙形蚌饰就出土于房间的西南角。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彩陶坡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 胡春柏:龙形蚌饰它的位置就是出在F18的西南部这个位置,这个F18在清理之后发现它有一个圆形的坑灶。像这个是F22的房子它原来是一个深坑灶,后来它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改成了圆形浅坑灶,那么在这个房子的居住面上出土的碳样测年数据是距今6300年,那么F22和F18两个房间内灶的形制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是参考这个房子的测年数据,推测龙形蚌饰的年代也在距今6300年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 冯时:这个祭灶的目的就是要养生,古代我们有这个熟食了,然后身体健康了就要养生。这个传统到今天我们还保留着,在我们民俗里,所以到腊月的时候大家都要祭灶,从祭灶传统可以从史前到商周,从祭灶传统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至少6000年都没有断。

  提起红山文化,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华第一龙——C形龙。而和这种红山文化晚期卷曲的龙形象不同,被复原的龙形蚌饰中龙的形象舒展,属于更早期,被认为是丰富了红山文化时期的龙形象。

  胡春柏:这样它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吧,就是说龙最开始并不是卷曲的,到了红山晚期它可能是出于方便,变成了卷曲形的龙,以前玉龙它都是出在红山文化比较高等级的积石冢当中,那我们这个龙是出在彩陶坡遗址这样一个中小规模的遗址当中,就更说明了龙是红山文化普通民众的一个精神信仰。

  (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 聂继承)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南非第二季度失业率达33.5%

在3.6公里的龙舞巡游过程中,香港和澳门龙舞队一前一后、一粉一蓝相互衬托,给市民游客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同时,两支队伍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互相交流学习,他们希望以后每年都能来内地进行表演。(记者 何俊杰 孙秋霞 惠州报道)

鄱阳湖畔:风吹稻浪 秋粮归仓

作为中世纪“黑暗时代”的产物,西欧的封建农奴制从公元15-16世纪开始废除,随之而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19世纪30年代初开始,经过多年斗争和一场内战,奴隶制于1865年12月在美国正式被废除。封建农奴制在1861年的俄国、1864年的波兰、1894年的冰岛、1918年的波黑及1923年的阿富汗寿终正寝。但直到1959年,在已经宣告和平解放7年多的中国西藏,这个制度仍然在顽固地坚持着。

e法e同行 护航新征程|边逛公园边学法,洋主播Lisa带您看看这个公园有多妙!

在浙江省中山医院的“国医养生集”中医药健康夜市现场,膏方摊位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医院专门邀请药学专家帮助大家开展名贵药材辨识,科普膏方熬制技巧,让大家“补得放心”。

第十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幕

王可然:法国是一个很骄傲的国家。他们的骄傲来自于他们文化领域对世界的贡献,文化必然会影响到世界格局。对他们来说,中国是影响世界的一个东方文明大国。他们认为两国文明有着彼此欣赏的地方。我接触的很多法国人,对中国充满好奇。这源于中国文化的魅力,源于他们对中国文化历史为世界作出贡献的敬意。

第二十三届环湖赛最长赛段 比利时车队车手获得赛段冠军

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部分共建国家基建投资支出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深化合作的“薄弱环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改善所在国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消除制约当地发展瓶颈,还能降低国家间贸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使各国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